泉州围头湾一港区项目炸礁被指影响中华白海豚,官方:已叫停重新评估

泉州围头湾一港区项目炸礁被指影响中华白海豚,官方:已叫停重新评估

hyde025 2025-05-16 装修图样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泉州围头湾一港区项目炸礁被指影响中华白海豚,官方:已叫停重新评估

中华白海豚。视觉中国 资料图

近日,福建泉州围头湾一港口项目炸礁作业被指影响中华白海豚,目前已被官方叫停重新评估。

据泉州海事局官网5月12日公告,5月13日,“海浚11”、“品鑫158”、“中信196”在泉州市围头湾石井作业区11-12#泊位码头附近水域进行炸礁施工作业。

5月16日,福建省海洋局渔业处工作人员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称,5月13日该项目进行了两次炸礁作业,当晚即被叫停,14日相关执法部门以及泉州市、晋江市环保局工作人员都到场评估,要求重新进行施工工艺的遴选,看是否有更环境友好的方式取代爆破方式,并做好中华白海豚保护的专题论证,包括保护措施。

该工作人员表示,会在做好中华白海豚保护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复工作业。

工程系福建沿海港口规划重点项目

围头湾位于泉州市海岸线最南部,毗邻厦门港。

澎湃新闻注意到,该项目系2005年启动的围填海项目,2007年曾被叫停,后于2022年列入福建省沿海港口规划重点项目。

泉州市生态环境局公示的《泉州港围头湾港区石井作业区11号、12号泊位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以下简称环评报告)显示,围头湾港区重点发展石材和对台直航运输。2005年项目建设单位福建天龙轮船有限公司启动本项目建设,2006年获得《海域使用权证书》,并进行围垦回填工程,2007年由于福建省港口规划重新修编,此项目在围垦回填约60%的情况下被叫停,工程一度陷入停滞状态。

2021年2月,福建省发改委召开该项目前期工作协调会,认为本项目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有积极意义,应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会议建议本项目建设期按照2个2万吨级泊位建设,兼顾靠泊5万吨级船舶。该项目被列为2022年福建省沿海港口规划重点项目。

环评显示,项目建设规模为新建2个2万吨级多用途码头泊位,年设计吞吐量为340万吨,其中,集装箱10.5万TEU,主要货种包括水泥、石材、钢材、砂石料及集装箱等。

环评结论显示,该项目对周边环境影响可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可行。

施工海域频现中华白海豚

“当前正值中华白海豚幼崽出生的高峰期。若在未采取有效驱赶海豚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炸礁施工作业,极有可能导致新生白海豚幼崽夭折、作业区域附近白海豚死亡、该海域白海豚听力受损,影响其赖以生存的回声定位系统。”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称。

中华白海豚素有“美人鱼”和“水上大熊猫”之称,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华白海豚作为旗舰物种和伞护种,是河口和沿海生态系统的代表物种,它们的生活状态与生态体系的健康程度息息相关。

据福建日报5月8日的一则报道,长期以来,沿海各类涉海工程(如围填海、桥梁、海上风电场等)蚕食了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

“涉海工程作业以及航运船舶产生的噪声会干扰它们的听觉系统,影响其觅食和个体间的交流,水下爆破产生的高强度冲击波甚至会炸死白海豚。白海豚还因为在渔网附近捡‘漏’,被渔网缠住,挣脱的过程中会把背鳍割裂,无法挣脱的就会窒息死亡。”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先艳说。

近年来,中华白海豚频现围头湾。澎湃新闻曾报道,2024年2月15日,泉州海警局惠安第二工作站曾在泉州湾附近海域巡逻时,“邂逅”中华白海豚。此前,泉州海警局执法人员已经数次在泉州湾、围头湾等海域发现中华白海豚踪迹。2025年1月11日,泉州海事局南安海事处执法人员在成功大桥附近水域巡航过程中,偶遇中华白海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六条明确规定“禁止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机场、铁路、公路等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应当避让自然保护地以及其他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迁徙洄游通道”。

自然之友称,炸礁行为将直接破坏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危及中华白海豚的生命安全。建议立即停止炸礁作业,待中华白海豚的繁衍季过后另行评估。

项目暂被叫停,专家将进行专题论证

该项目的环评编制单位是福建海洋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环评三次提及中华白海豚。

报告称,工程区西南侧约6.08公里是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中华白海豚,报告显示水质、噪声、生态等都会对中华白海豚、文昌鱼产生影响。施工期生态影响因素分析,工程施工对局部海域的生态适宜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13日,澎湃新闻记者分别致电泉州市12345市民热线、泉州市海事局、生态环境局了解此事。

13日下午,泉州市生态环境局环评科宋姓科长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环评里有对福建厦门海洋珍稀物种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论证,主要是施工区会引起水体扰动浑浊产生悬浮物,但环评认为浑浊水体对保护区内中华白海豚的影响较小。

近年来有报道称中华白海豚频现围头湾,在做项目环评时是否应该对该区域内的特殊物种做单独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调查?

该科长回复称:“环评文本中有提到,一年内施工区域没有观测到中华白海豚,业主在做施工方案的时候,还有另外再组织专家论证,施工方案就是关于炸礁作业,如果对白海豚有影响的话,他前期在要施工之前,会用巡航的警戒船,安装声驱赶仪驱赶白海豚,让它远离这一块作业区域,减少影响。”

宋姓科长表示,如果业主的施工内容或后续运营内容与环评不一致,生态环境部门会要求他们进行后评价。

自然之友称,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敲击、鸣笛等方式能有效驱离白海豚。比如,在繁忙的港口水域,船舶的水下噪声比敲竹杠要大得多,但是海豚依然不会离开,因为港口往往跟它们赖以生存的河口栖息地重叠。

5月16日,福建省海洋局渔业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海洋、环保等部门专家已到现场,将对中华白海豚进行专题研究,寻找更优的施工方案,目前该项目已被叫停。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泉州围头湾一港区项目炸礁被指影响中华白海豚,官方:已叫停重新评估》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