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hyde025 2025-05-18 装修图样 1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严之俊

界面新闻编辑 | 严之俊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京都向来不缺来客。

市中心电车、高楼、寺庙、以及市民和游客交织成一座日常却不平凡的古都。清水寺、鸭川、岚山、祇园、锦市场,每一个地点都被抵达得太过精确。春日是樱,秋天是枫,每个季节都像是应了什么摄影日历一般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穿过鸭川,再往东山,街道变窄,游客却始终随在左右。路过祇园后转角上坡,尽头便是清水寺,然而我们到了半山腰便转进了一处静谧的广场和草坪,到了这次目的地:京都清水青龙酒店酒店由京都清水小学改造而来。校舍为砖造结构,混合西洋比例与日式细节:厚重的檐口搭配纵横的窗框改造后加入立鼎世酒店联盟成为其中一员,从挂在墙上的旧照片来看,建筑外观形式虽变,肌理却未动。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酒店的改造可以说没有仿旧,也不是单纯的翻新原有结构大都被保留下来。图像里是过去的空教室,而现实中,那些空间被轻轻转化成了走廊、酒吧、餐厅、客房、行政酒廊顺着走廊慢步前行,踏上楼梯,穿过铺着细密瓷砖的转角,房间如同你儿时的教室一般等着你打开。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酒店就位于清水寺脚下,与京都柏悦和悦榕庄都属于东山区域。周围的景点如二年坂、三年坂、八坂神社、高台寺,以及附近人满为患的商店和街巷,都是游客体验京都东山风情的绝佳选择。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深夜或清晨成为人烟稀少的街景中的一分子。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地处热闹的游客聚集区,清水青龙酒店在喧嚣之中成功地保持了宁静,拥有宽敞的休息空间和极佳的视野。在这样的环境中,住客能够享受到周围城市景观的同时,依然能有一个安静的避风港。不过交通方面的确存在一定的不便,尤其是在高峰时段,酒店附近的道路容易被游客和旅游巴士堵塞,可能会影响打车进出(这似乎也是最适合到达和离开酒店的交通方式)。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清水青龙的公共区域,作为改造工程最重要的一部分,更像是一次尺度极小、气质极高的修复。

原主体建筑建于1930年代,如今的设计由日本知名室内建筑师小坂竜(Ryu Kosaka)及其主导的 Aoyama Nomura Design(A.N.D)工作室完成。团队在保留旧有结构的同时,引入了极简克制的现代语言:部分地板、窗框都被悉数保留,空间以自然材质为主,不添一笔多余的装饰。即便是新添的灯具与书架,也像是一直就在那里的物件,只是被轻轻擦亮。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我穿梭走廊时,能感受到设计师留下的一些细节,想要给住客很多的穿越感。那种介于“原貌”与“更新”之间的暧昧感,不是复刻,也不是革新,而是一种不动声色的连接。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除了主楼空间,两个配套公区也格外出色。其一是全天开放的酒廊(Guest Lounge),位于校舍一侧,藏身于一处展台之后,提供各类咖啡、啤酒、清酒与甜点。沙发与柔光并置,有点像图书馆,又不全是。人少时在此落座,是东山罕见的“安静空间”。透明玻璃窗,屡屡阳光洒入室内,八坂塔就在树荫后若隐若现。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酒廊能直面八坂塔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其二是需预约使用的私人汤池,设在一处独立小院内。裸露的鹅卵石墙面,热气氤氲中微见庭石,空间不大,却带着日式沐浴的完整仪式感。这里不追求奢华,而是通过“节制”达成私密。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公共空间的整体设计没有大幅度的重构,更像是一种“让空间自己呼吸”的处理方式。保留下来的不只是建筑元素,更是一种集体记忆与地域温度。在京都这样一座怀旧的城市里,清水青龙用建筑本身完成了它该完成的表达。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套房景色独好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Lobby 不大,却得体,藏在一扇暗纹自动门里。天花板用了老学校的格子吊顶设计,一盏圆形枝状吊灯像是一种温和的仪式感。米色沙发围坐在正中,靠窗的光线刚好落在木纹茶几上,给人一种“欢迎你回到旧时光”的错觉。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门童从入口处就迅速而安静地引导入内,年纪稍长的大堂经理送上热毛巾和清茶,再用日英双语缓缓介绍着酒店的布局。她说:“从这里过去可以预约汤池,那边是全天开放的酒廊。”语气不疾不徐,没有太多训练痕迹,反倒让人觉得这是生活常态的一部分。

真正的加分项,是她悄悄递来的一张“夜游清水寺”的邀请卡。她说,这是季节限定,只有特定时节夜间开放。我想那定是要去看一次的。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据说,如果恰逢京都“五山送火”,酒店还会开放屋顶露台,供住客从制高点望见五座山头的火字点燃,感受京都人的灵魂与传统。这类“无须宣传”的安排,像是酒店送给少数人的默契。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本次入住的是豪华大床房,面积约为 45 平米。在京都核心景区能拥有这样尺度的居住空间已属难得,尤其还是在老建筑改造的基础之上。不过,如果将其价格横向对比清水寺山脚下的四季或六善,这个房型空间的利用率显得略微吃亏。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设计师为浴室划出了近乎过多的面积,因为靠里,考虑到自然采光,浴室有装一扇可调节磨砂窗,也许这是一种更贴合日本客群偏好的取舍——即便是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区里,泡澡这件事仍然排在优先级靠前的位置。主卧的采光因为老窗框的格局也有所牺牲,但考虑到建筑原因,改造限制和结构挑战自然不少,这种不完美也多了几分被谅解的余地。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房间内的迷你吧是全免,包括啤酒与清酒,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整体设计保留了老式窗框布局,其余部分则采用了大量白色烤漆材质,呈现出极为现代简约的氛围。旧的和新的在这里并不试图融合,而是并置着出现,各自沉默。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在这家以老建筑改造而自豪的酒店里,早餐毫无疑问是一段延续体验调性的环节。清水青龙的早餐采用点餐制,不论是日式的怀石风格还是西式健康套餐,都被规整地写在菜单里,图文并茂,几乎能满足住客清晨所有的胃口与情绪。

我特别喜欢那份“京之朝锅”,热汤咕嘟咕嘟地响着,搭配应季的小菜和生鱼片,像是被接纳进某个家庭的早晨。而西式菜单也各类皆有,却呈现得得体克制。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用餐环境则更值得称道,分为室内和室外两处空间。清晨阳光透过图书馆式的窗格洒在桌上,营造出一种静谧的阅读感。运气好的话,还能碰上酒店安排的现场演奏,伴着轻柔的古典小提琴,把这顿早餐升华成一场微型晨间音乐会。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早餐结束后,服务员特意为我展示了餐厅空间在改造前的照片——那曾是学校时期的礼堂,原本的舞台区也被改成了如今布满图书的书架。看着照片里的旧场景再回望眼前,确实令人难以想象这是同一个空间。这种来自空间记忆的穿越感,是清水青龙最动人的部分之一。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如果把清水青龙放进京都奢华酒店地图上来横向比较,它确实是一家“静水流深”的存在。在东山这一地段,竞争者并不少:山顶有悦榕庄(Banyan Tree Higashiyama Kyoto),基础房型起价在7000元人民币以上;往北是京都柏悦(Park Hyatt Kyoto),这家“京都之王”隐于二年坂旁,平日价格在10000元人民币上下浮动。相比之下,清水青龙的价格通常维持在6000~7000元之间。

山脚下的四季(Four Seasons Kyoto)价格略高、清水青龙与六善(Six Senses Kyoto)相当,但在空间布局上略逊一筹,尤其是基础房型的卧室尺度与采光感,多少因为老校舍结构限制而有所妥协。不过,区域环境与公区配套显然为整体体验加了不少分——比如几乎全天开放的酒廊、配备专属露台,都是同价位中难得的存在。

在京都这样一个奢华住宿价格整体水涨船高的市场语境下,清水青龙呈现出一种“可负担的精致”:不刻意讨好,却处处得体,既不浮夸也不退缩。对那些在意酒店文化底蕴、又想兼顾价格理性的住客而言,这里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即便在已经完成度颇高的整体体验之外,清水青龙仍有不少值得额外加分的亮点——它并不试图“抓住”住客,而是选择在细节上留下温度与余韵:

几乎全天开放的酒廊:隐藏在主楼一隅,随时提供饮品与静谧,是为旅途中最难得的“慢节奏”空间之一。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热情周到的服务细节:包括赠送夜游清水寺的门票,以及五山送火节期间特别开放露台观景的安排,让人感受到服务中那种带有“在地性”的温柔。

闹中取静的留白设计:从正门步入,前区以低密度铺陈方式作留白处理,有效屏蔽了外部游客动线,确保住客的私密与秩序。

可预约使用的私汤:共设三间,分别以“樱花”“山鸠”“清水”命名,延续了京都的自然意象。包厢式的空间,在暖色灯光下意外显得宽敞而放松。虽不奢华,但仪式感足够。

本土文化与现场活动的柔性呈现:早餐时段的不定期音乐演出,从日本筝曲、钢琴到西式小提琴,都带着克制的精度。此外还有“动物探险队”这样的轻盈活动——在走廊与楼梯间寻找20处隐藏的小动物装置,像是为这座前校舍特别留下的彩蛋。也可预约付费参加由清水寺僧侣亲自带领的寺院私人导览,深入理解清水一带的历史与宗教文化,这是一般游客难以触及的体验。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由名厨加持的法式餐厅与屋顶酒吧:不仅口味稳定,风景更是一级,可远眺八坂塔与市景,夜间尤其迷人。

优秀的历史建筑改造范本:作为一座由小学改建而来的酒店,其对原建筑肌理的保留与重新阐释值得高度肯定。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本土与国际化网络的双重覆盖:酒店同时加入了日本本土的 Seibu Prince Global Rewards 联盟,以及国际高端酒店联盟立鼎世(The Leading Hotels of the World),在运营与标准之间取得了难得的平衡,兼具地缘归属与全球视野。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清水青龙并不是那种一眼惊艳的酒店。它的美在细节,在转角的光,在不解释的格局里。作为一间改建自老校舍的文化型酒店,它没有试图迎合所有人,却在历史与当下之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它适合慢一点的人,第二次甚至第N次来京都的人。适合那些不再急着“看完”的旅行者,愿意住进某段历史,也愿意把一整天交给阳光和空气的人。若你要问京都现在还有什么酒店是“值得住一次”的,清水青龙应该在这个名单里,而且靠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图片来源:品牌提供、记者拍摄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首席体验官|京都清水青龙酒店,在清水寺下,改造一间旧校舍》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