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复旦建校120周年:风华正茂,日月常新

【社论】复旦建校120周年:风华正茂,日月常新

hyde025 2025-05-26 装修图样 2 次浏览 0个评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6日致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120年来,复旦大学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了光荣的爱国传统和优良的校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产出了许多原创性成果,在国家建设和民族进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巍巍学府,文章焕丽;旦复旦兮,日月光华。总书记在贺信中对复旦120年的办学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了殷切期望,为学校在新起点上立德树人、改革发展、创新攻坚、服务国家地方指明了前进方向。

——120年来,复旦坚守爱国底色,树立铸魂育人丰碑。

从马相伯创立复旦公学时“教育救国”的呐喊,到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从抗战中辗转西迁重庆坚持办学,到如今打造玖园上海红色教育新地标,复旦始终坚持爱国底色,扎根中华大地,书写家国情怀。微分几何学派的建立、半导体技术路径的开创探索、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文献破译突破,百年复旦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

——立足当下,复旦攀登创新高峰,勇立科技潮头,自觉服务“国之大者”。

复旦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在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上打头阵、当尖兵。“不能总在别人的树上摘别人剩下的果子”,复旦学者以甘坐冷板凳的韧劲、勇闯无人区的拼劲,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的基础研究,奋力攀登科研高峰。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闪存器件“破晓”,全球首创“三合一”微创脑脊接口技术,帕金森全新治疗靶点……这些“复旦牌”的原创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复旦专门建设基础研究特区,设立相辉研究院,为高风险、颠覆性研究提供10年以上长周期支持。“日就月将,丕显其光”。

——面向未来,复旦主动实施教育改革,勇为天下先。

百年名校,载深履厚,也能永葆青春。复旦推动教学内容与人工智能时代同频,实现人工智能课程覆盖全体本研学生,人工智能+教育覆盖全部一级学科,人工智能素养能力要求覆盖全部专业。复旦深化新文科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启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建设新工科创新学院,形成文理医工“四轮驱动”格局,加速向创新型大学转型。“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

复旦大学坚持“四个面向”,锚定国家需求,自觉践行总书记贺信中“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要求,在国家和上海的创新布局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积极作为、担当作为,全力打造基础研究主力军和人才培养高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走过120年的复旦,风华正茂,日月常新,用“AI-BEST”课程体系点亮教学改革的前路,“从最原始的核心问题开始”扎根基础性研究,以“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指引最远的征程。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社论】复旦建校120周年:风华正茂,日月常新》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