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工业AI如何扎根现场”,落地案例将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原生工业AI如何扎根现场”,落地案例将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hyde025 2025-07-11 装修心得 3 次浏览 0个评论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7月26日至28日将在上海举办,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全面展现AI技术前沿、产业趋势与全球治理的最新实践。

7月10日,澎湃新闻记者前往上海黑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湖科技)探营采访时了解到,在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黑湖科技将重点展示其在工业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围绕“原生工业AI如何扎根现场”主题,呈现AI在制造业核心环节的落地。

这家工业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上海,为大中小工厂提供部署在云端、订阅制付费、功能组件化的生产管理和供应链管理软件。在制造业的一线工厂,生产线管理者曾形容该公司的AI系统“像是厂里的第二个大脑”——不仅能实时捕捉订单变更、自动调整产线排程,还能在设备出现轻微波动前发出预警,提前介入处理问题。这样的“智能反应”,正是该公司过去两年深扎生产现场、与数千家工厂共同打磨的成果。

黑湖科技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工业科技公司,为大中小工厂提供黑湖智造、黑湖小工单、黑湖供应链等部署在云端的生产管理和供应链管理软件。 受访者 供图

“我们最近走了不少河北、河南的工厂,发现一个很典型的问题:不是没有订单,而是没人敢接。小工厂怕接小单亏本,大工厂看不上小单。而AI的价值,就是让工厂敢接、能接、接得下。比如很多小品牌只会说‘我要做个零件’,可能连图纸都没有,我们通过AI自动识别需求、生成工艺方案、评估接单风险,让工厂在具备柔性能力的基础上,用AI判断这单值不值得接。”黑湖科技创始人、CEO周宇翔说,作为一家服务制造企业的科技公司,该公司始终坚持“从工厂里长出AI”,而非将通用大模型简单搬进工业。

周宇翔告诉记者,早在2022年底,该公司调研排摸了2000 家工厂的痛点,识别出AI可能突破的几大共性挑战:比如,数字化停留在表层,关键环节仍依赖人工经验。AI仅应用于设备检测等边缘环节,而决定生产效能的决策中枢仍被人工流程与刚性系统束缚,形成“数据沉睡-人力冗余-系统僵化”的恶性循环。再比如,生产关键节点依赖人工经验,图纸拆解等核心工艺依赖高龄工程师,经验传承仅靠人工带教(技术断代风险指数增长),AI仅渗透至设备检测等边缘环节,关键节点(如工艺排程)智能化率小于8%。此外还有数据应用较浅,80%工厂的数据在线化停留于报表生成,无法实现面向不同角色的智能化分析,无法实现实时排产优化(订单延误率>15%)和动态能耗控制(能耗浪费占比总成本8%-12%),缺乏角色化智能助手。

基于这些痛点,黑湖科技提出了AI赋能新型工业化的解决方案,通过“软件+AI”的方式,重塑制造企业的研发与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并且正在探索AI原生应用的行业落地。其中,黑湖智造全面引入辅助编程工具,将传统软件开发流程产品化,研发效率显著提升60%。该AI应用的自研Agent定制流程,客户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快速定制功能,形成“客户-产品经理-AI”协作闭环,释放客户增购潜力。基于明确的产品需求情况下,开发时间仅需1-2天,而使用传统方法则需要1-3个月,由此带来客户满意度提升约35%,续费率提升至90%。黑湖小工单通过拆单排期Agent,替代原本依赖经验的“老师傅”判断,自动生成工艺流、报价与生产计划,释放工厂冗余产能。

周宇翔向媒体透露,在本月底开幕的WAIC现场,该公司将展示新一代工业智能体系统及多个典型落地案例,其展区不仅会展出具备决策能力的工业智能体系统,还将演示AI在排程、交付、质量等关键场景中的提效成果。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原生工业AI如何扎根现场”,落地案例将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