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轮船换种方式整合安通股份,发力集运这步棋接下去如何走

招商轮船换种方式整合安通股份,发力集运这步棋接下去如何走

hyde025 2025-07-19 装修常识 1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白帆

界面新闻编辑 | 李慎

运价的持续波动扰动着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脉搏,曾经的整合计划因此一波三折。

日前,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1872,简称“招商轮船”)公布了整合安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179,简称"安通控股")的新规划,计划通过子公司收购的方式整合安通控股资源。周末两天过去之后,安通控股的股价随之上扬,从7月11日收盘后的2.91元/股上涨3.03元/股。

实际上,招商系充当安通控股“白衣骑士”的计划早已开始。2020年夏天,安通控股正面临退市风险,招商系的另一家公司招商港口联合中航信托计划对困顿中的安通控股施以援手。也正是在招商系的鼎力支持下,安通控股才从原来的退市转变命运,如今市值接近130亿元。 

安通控股的船舶资源一直都是驱动招商系施以援手的核心,包括此次招商轮船重新揭开的收购计划,也被视为资源整合的前兆。而这一目标背后,便是招商轮船补足集运实力的野心。 

安通没被放弃,招商启动新的重组模式

招商轮船换种方式整合安通股份,发力集运这步棋接下去如何走

据招商轮船披露,该公司计划通过全资子公司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简称“中外运集运”)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协议转让等方式收购安通控股股份,计划收购金额不超过18亿元。交易完成后,中外运集运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安通控股13.8%的股份,将跃升为第一大股东。 

该计划显示,中外运集运分别受让招商港口、国新资管证券计划、东方资产、中化资管、国新资管证券计划等三方受让安通控股0.92%、4.22%、0.79%、1.96%的安通控股的股份,合计受让安通控股7.89%的股份。

此外,中外运集运的一致行动人招商港口、湛江中理外轮理货有限公司、 汕头中联理货有限公司、 广东中外运船务有限公司、 厦门中外运裕丰冷冻工程有限公司、 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合并持有安通控股5.91%的股份,因此中外运集运预计和其一致性人共计持有安通控股13.8%的股份。

招商轮船换种方式整合安通股份,发力集运这步棋接下去如何走
安通控股的股权变化。

中外运集运还计划自2025年7月15日起12个月内通过协议转让、大宗交易、集中竞价、司法拍卖等直接或间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增持安通控股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3.6亿元(人民币,下同),不超过7.2亿元,拟增持价格不超过3.2元/股。

如上述计划顺利执行,仅中外运集运对安通控股的持股比例便有望超过13%。

这并非招商轮船第一次对安通控股“出手相救”。一年前,招商轮船公布宣布计划分拆子公司中外运集运和广州招商滚装运输有限公司(简称“招商滚装”)后重组上市,安通控股拟购买招商轮船持有的中外运集运100%的股权和招商滚装70%的股权。之后,再推动重组后的公司上市。但是,今年5月份,招商轮船宣布该计划暂停。

对于终止分拆原因,招商轮船和安通控股均在公告中解释称,“鉴于交易各方尚未就交易条款等相关事项协商一致,且考虑到本次交易事项自筹划以来历时较长,当前市场环境及标的公司实际情况较本次交易筹划初期已发生一定变化。”

行业自媒体“信德海事”在其分析文章中表示,在次轮收购之后,中外运集运并不未实现单独控股,但通过招商系“集团式”控股的模式,仍可以对安通控股形成实质主导,从而推动资源整合、业务协同,引导经营融合,规避重组失败的制度风险,保留战略主动权。 

招商轮船的集运野心

市场的确千变万化,随着运价的波动下跌,招商轮船与安通控股的重组上市是否可以获得计划中的利好,有待商榷,但不可否认的是,安通控股的核心资源——集装箱运输船依然是行业里的“硬通货”,对希望补齐、强化集装箱运输版图的招商轮船而言,安通控股依旧是最佳选择。

根据航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发布的数据,中外运集运目前运营着41艘船,运力约为6.83万TEU,在全球集运公司中排名第31位;安通控股旗下共有75艘船,运力合计约为7.49万TEU,是世界第27大集装箱运输航运公司。如果二者实现资本上的联合,未来两家公司共计持有14.32TEU(不考虑加购或出售船舶运力的情况下)运力,这将为招商轮船在集装箱运输行业的运力排名助一臂之力。 

按照全球运力排名估算,两家公司的资源整合后,可能跻身全球前20大航运公司,招商系的全球海运市场中的地位也将发生显著变化。

另外,中外运集运和安通控股的主力市场不同,未来可以实现结构互补。中外运集运的航线主要覆盖日韩、东南亚、两岸三地等市场,业务更偏重外贸。而安通控股的航线主要覆盖国内沿海地区,主打内贸市场。如果中外运集运和安通控股的合作顺利达成,未来将补全其业务链。此外,招商轮船旗下还有滚装船等业务板块,未来也有可能为重组后的公司助力。 

无论是2024年发起的重组还是今年新披露的计划,招商轮船对集运版图的野心一直未灭。

实际上,这一战略目标早在2020年便已显现。5年前的夏天,安通控股“命悬一线”,当时安通控股正处在2019年巨亏45亿元、控股股东非法占用资产的困局中,并因此面临停牌退市的警告。当年的7月27日,招商港口发来支持安通控股破产重组的支持函,计划和中航信托共同对安通控股进行战略投资,帮助其恢复正常运营,并实现战略投资的目标。 

当时,安通控股控股股东郭东泽、郭东圣违规占用公司资金超过40亿元、违规对外担保累计超过60亿元。彼时,安通控股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内部管理失控的问题暴露无遗。

招商港口此时选择注资安通控股,主要是看中了安通控股的船队。招商港口是招商局集团旗下专注港口运营与物流服务的企业,以港口投资、运营为核心,是中国最大的公共码头运营商,但是在船队方面,招商港口还有待补充。行业的情况是,国内各大港口几乎都拥有自己的船公司,招商港口通过资本方式引入安通控股,可以更快速地搭建自己的船队,前路坎坷的安通控股不失为一个性价比颇高的选择。

如今,在招商局集团的整体布局下,旗下的招商轮船和招商港口合力托举安通控股,足见安通控股对其在集运版图布局的重要性。

安通控股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被招商系多次出手相救的安通控股,业绩也多次“运气爆棚”。这几年,安通控股业绩已经扭亏为盈,还踩上了2021年和2022年集装箱运输行业运价大爆发的节点,两年赚了40多亿元。2023年和2024年,安通控股净利润分别回落至5.568亿元-6.10亿元,但预计2025年上半年安通控股的净利润大幅提升至4.9亿-5.4亿元之间,比去年同期预计提升218.18%-250.65%。 

安通控股在7月15日发布的业绩预告中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之所以大幅提高,原因有二,一是公司加强精细化管理,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平均运价增长明显。二是公司抓住外贸集装箱船舶租金上行的机遇,通过对外期租模式将部分船舶投入外贸集运市场,实现了较好的效益。

租船业务是这今年安通控股获益的关键。在2021年和2022年运价高涨期间,安通控股同样通过租船模式收益颇丰。

当时,受益于2021年开始的运价高涨利好,与中联航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中联航运”)联手安通控股在国际集装箱运输行业赚了一把。2021年,中联与安通控股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中联航运向安通控股租赁12条船舶及集装箱,联营跨太平洋航线和欧洲航线,除租金与运营成本外,利润五五分成,亏损各自承担。该合作于2022年3月31日到期。 

受益于此项合作,安通控股在2021年度获得15.62亿元租金,全年盈利17.61亿元,2022年一季度又收到6.87亿元的租金。中联航运在2021年也从双方合作中获得了约15.66亿元毛利。

鉴于双赢局面,且海运运费仍处于高位,2022年4月,双方再次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将合作时间延长至34个月,即2025年3月31日。根据约定,航线收益同样五五分,亏损则全部由中联航运承担,对比上一次协议,安通控股几乎不承担太多风险。 但在2022年底,航运市场运价急转直下,双方的合作无以为继,安通控股由此获得4.7亿元的解决金以及1054.3万美元尚未支付的船租及航线效益分成。

从此之后,安通控股走上了通过内贸航线寻找外贸机遇的路线。安通控股当时就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培育公司运作内贸及外贸航线的团队和能力,通过继续寻找合适合作伙伴或其他的运营方式,积极优化同业资源合作,助力贯通内外贸运输产业链,为公司及股东创造新的价值。

这一规划与招商轮船的计划不谋而合。在此次收购计划中,招商轮船并未谈及未来双方在资源整合方面的计划,但在去年采取上市充足计划之际,招商轮船提到,预计安通控股与中外运集运的集运业务、招商滚装的滚装业务有望协同、 互补,发挥规模效应,增强资产规模和业务拓展及持续发展能力、增加资本实力。

两家公司的规划显示,集运航线是其重点发力整合的对象,而安通控股也需要找到一个强力的合作伙伴,打通其原本不擅长的外贸航线。招商轮船设计的增强资产规模、业务协同等目标,也可借安通控股实现,尤其是其大量船舶资源。 

在招商轮船宣布收购安通控股股权之后的7月14日,安通控股股价上涨明显,14日股价较11日股价上涨4.12%至3.03元/股,7月15日进一步上涨至3.13元/股。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招商轮船换种方式整合安通股份,发力集运这步棋接下去如何走》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