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一周策略】这是一轮“健康牛”!A股仍有充足空间和机会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这是一轮“健康牛”!A股仍有充足空间和机会

hyde025 2025-08-17 装修禁忌 1 次浏览 0个评论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供给在内“反内卷”,需求在外出利润

  如果“反内卷”和出海逻辑结合,会产生什么投资线索?我们梳理了今年以来四个因为出口管制或配额导致出口利润贡献激增的行业(例如稀土、钴、磷肥、制冷剂),发现历史上通过控制供给或出口来控制全球市场价格并提升稳态利润是可行的,但共性是需要生产国在全球拥有极高份额和附带的议价能力。去年底铝材、铜材等行业取消出口退税,虽然被动提高了现金成本,但也出现了一定的价格转嫁。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是稀缺资源和战略优质产能在未来要逐步从份额争夺开始步入利润变现。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全球占比已经超过30%,产业结构升级也有长足进步,但利润率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卷份额已经步入尾声,且未来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风险,利用全球份额变现利润才是核心议题。供给在内“反内卷”、需求在外出利润,这可能是未来一条相当重要的中长期投资线索。配置上,短期依然建议继续聚焦创新药、资源、通信、军工和游戏五大行业,避免过多高切低交易。

  :A股新稳态进一步确立

  投资者加速入场,居民财富向金融资产加速再配置的趋势明确,随着市场风险偏好回暖带动赚钱效应扩散,资金面流入成为行情向上的重要推动力量。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召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市场将逐步聚焦新一轮的政策预期。

  市场成交活跃状态下,市场有望围绕AI产业链、“反内卷”、非银金融等板块轮动。在半年报集中披露期,结合业绩预告情况,重点关注上游的有色金属行业,中游的钢铁、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行业,以及非银金融、农林牧渔、电子等行业的配置机会。

  :慢牛行情后续的两个演化可能

  本轮慢牛行情始于6月23日,共有4个特征:结构性景气是当下市场的主要推力;内外部不确定性限制短期资金的快速涌入;市场做多方向明确但节奏稳健;上半周强于下半周。目前投资者情绪上升较快,注意市场后续过热可能。中期市场慢牛行情后续2个演化的可能:一是市场回调整固,放慢上涨节奏,市场慢牛的格局有望延续;二是市场加速赶顶,可能因为交易过热或交易结构恶化出现大幅回调,导致本轮慢牛行情结束。

  行业配置方面,建议以红利板块作为底仓,对新赛道的进攻应注重赛道间轮动。重点关注板块包括:红利、液冷服务器、AI、创新药、人形、美护、电子、非银、有色、军工等。

  :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

  在国家战略方向指引下,叠加关键时刻的政策与资金托底、新动能的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增量资金入市不断形成合力之下,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

  首先,从资本市场的历史使命看,当前更需要一轮“慢牛”。也因此,年初以来指数稳步向上,而波动率持续下行,当前更已逼近历史底部。其次,即便指数创新高,但大多数行业拥挤度仍在中等区间,市场没有整体性过热,最多只是局部过热,并且仍有一些板块处在拥挤度较低的位置。这些低位板块可在局部过热的板块冷却时承接起市场的资金与热度。进而本轮行情呈现“多点开花”,各行业、板块、主题机会交替轮动。此外,随着市场持续回暖,本轮行情中机构的优势也逐步显现,进一步与本轮“慢牛”“健康牛”实现共振和正向循环。当前可以重点关注:券商、AI扩散、军工、“反内卷”。

  :现阶段三个主要担忧不构成重大下行风险

  短期,牛市氛围继续主导市场,但部分投资者对年底前的市场展望仍有担忧。我们认为,现阶段市场的三个主要担忧都不构成重大下行风险。首先2025年下半年宏观组合不利,暂时不会影响到2026年供需格局改善的预期。需求的关键验证期不在2025年内。其次,与牛市核心叙事直接关联的结构主线,尚未确立趋势。但这可能不会影响2025年四季度好于2025年三季度、2026年春季行情可期的判断。2025四季度行情可能“复制”过去一段时间的市场特征:少数景气方向做动量+2026年拐点方向高切低+轮涨补涨普遍轮动。

  9月初前博弈牛市同步资产,重点关注券商、保险,军工、稀土。医药和海外算力稀缺景气资产,动量仍有望延续。基于“反内卷”终局选结构:中国在全球市占率高的制造业细分领域,构建价格联盟,向国内和海外挺价。重点是光伏、化工、部分电气机械关键零部件。港股短期高性价比正在被资金定价,继续提示港股阶段性弱于A股带来了配置机会。

  :A股基本符合牛市第二阶段

  我们认为一轮完整牛市往往可以分为三阶段,阶段一是无风险利率下行为主驱动,阶段二是风险偏好修复,阶段三是盈利预期提升。第三阶段往往最终也推动风险偏好达到较高水平。目前A股市场基本符合牛市第二阶段,即风险偏好修复推动估值性价比再平衡。

  中期来看,在股债性价比修复后,市场需要等待第三阶段的条件具备,即盈利改善。当前,增量资金平缓流入与盈利预期逐步筑底下的震荡慢牛继续,市场若有回调则是布局机会。结构上,景气胜率+悲观预期修复是两条关键配置线索,重点行业关注:AI、医药、非银、半导体、有色、军工、互联网等。

  :预计科技+小盘风格仍将延续

  从当前居民资金入市的主要渠道来看,融资余额、私募基金规模持续攀升、个人投资者开户数活跃,成为当前居民资金入市的主要渠道,增量资金形成某种程度的正反馈。从对市场风格的影响看,市场则呈现明显的科技成长风格(科创200、创业板指)+小盘风格(中证1000、中证2000)占优,往后看在其他类型的场外资金明显入市之前,预计科技+小盘风格仍将延续。

  :中期A股市场仍有充足空间和机会

  第一,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强,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国际认可。4月7日关税冲击后,A股高风险偏好资金已率先入市。第二,过去居民积累了大量超额储蓄,潜在增量资金充裕。截至2025年上半年,住户存款向上偏离2011—2019年间的趋势线50万亿元以上,意味着股市潜在增量资金庞大。第三,新一轮牛市已抬升居民风险偏好,但A股总市值/居民存款、A股流通市值/居民存款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表明居民存款搬家仍处于早期阶段。一旦资本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则会产生居民存款搬家现象,从而促进“居民配置资金入市与股市慢涨”的正反馈效应。

  行业配置上,1)新技术、新成长方向:如国产算力、机器人、固态电池、医药等;2)受益于股市流动性宽松板块:大金融。主题方面,关注自主可控、军工、低空经济、海洋科技等。

  国投证券:对大盘后续向上空间持谨慎乐观态度

  我们依然强调当前若纯粹基于流动性上涨,对于后续大盘向上空间展望是谨慎乐观的,大盘指数向上空间真正打开需要市场从流动性牛—基本面牛—新旧动能转化牛实现“三头牛”的兑现转变,这是未来一年逐步验证的过程。

  眼下更为关键的是结构间的轮动,基于主动信贷创造论推动流动性依据资产的性价比“不断消灭低估值”。基于60日滚动收益率差值来看,历史上创业板指和恒生科技指数两者存在明确交替轮动关系,当创业板指涨幅领先恒生科技指数20%时,多数意味着恒生科技指数相对收益将迎来补涨,这或许暗示,眼下依然相对低估值且过去一段时间滞涨的“港股科技”也会逐渐跟上。

  从中长期来看,基于“反杠铃超额—中间资产回摆”风格大切换,并结合对市场后续较长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提出新观点:“三头牛”:即短期流动性牛市+中短期基本面牛(预计年底前启动,仍需观察确认)+中长期新旧动能转化牛(长期宏观叙事,仍需观察确认)。

  :关注顺周期资产盈利预期改善带来的弹性机会

  市场火热上行时,估值驱动的空间正在逐步收敛,但是盈利基本面的变化却孕育着较大机会。哑铃策略如期被打破,在产业趋势驱动下,成长内部开始从小盘向以盈利驱动为主的大盘切换,然而当下受制于宏观经济现实与预期“双弱”的大部分权重资产仍在低位。在未来国内中游利润率修复+资金活化加速+海外制造业投资趋势继续的背景下,顺周期资产盈利预期改善带来的弹性机会才是年底前最大的认知差。

  我们对于中期推荐的主线维持不变:第一,同时受益于海外制造业修复、国内“反内卷”政策推进的上游资源品(工业金属如铜、铝等;油)及资本品(工程机械、重卡、叉车),中间品(钢铁、基础化工)。第二,未来股权将优于债权,保险的长期资产端将受益于资本回报的见底,其次是券商。第三,对于红利而言,定价的将会从过去的关注低波而转向基本面预期的改善,消费型红利(食品饮料、家电、纺织服装)在未来或将受益。在短期经济基本面因素尚未扭转之前,可以适当关注大盘成长权重的低位方向:如电力设备、美容护理、传媒等。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十大券商一周策略】这是一轮“健康牛”!A股仍有充足空间和机会》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