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彭德怀元帅》编剧马继红:艺术之树何以常青

重温经典|《彭德怀元帅》编剧马继红:艺术之树何以常青

hyde025 2025-08-19 装修心得 3 次浏览 0个评论
重温经典|《彭德怀元帅》编剧马继红:艺术之树何以常青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正在“重温经典”频道播出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温经典”频道自7月起陆续展播了一批抗战题材经典视听作品。电视剧《彭德怀元帅》正在“重温经典”频道播出,该剧由宋业明执导,马继红、高军、徐江任编剧,董勇领衔主演,获第3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该剧首次以全景式视角展现彭德怀元帅的革命生涯,生动刻画了其戎马倥偬的传奇人生。

艺委会特邀《彭德怀元帅》编剧马继红在该剧拍摄10周年之际撰文,回顾其当年全情投入、深入历史的创作历程,阐述“与其打十口浅井,不如打一口深井”的创作理念。

作者:马继红(国家一级编剧,《彭德怀元帅》编剧)

编辑:赵聪 毛逸

▲ 马继红老师近照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不平凡的日子,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在“重温经典”频道闪亮登场,作为该剧编剧,我深感欣慰。《彭德怀元帅》自2016年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并引起轰动,至今已过去了近10年,这期间,该剧不仅荣获了包括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第3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在内的全国各项大奖,而且始终保持着播出和收视的热度。一位评论家曾和我探讨,《彭德怀元帅》是怎么做到艺术常青的?回顾该剧的创作过程,其实每一步都困难重重、如履薄冰。

▲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剧照

最初产生为彭德怀元帅写剧的激情,是2013年在湖南湘潭乌石彭德怀元帅的故居,当我站在彭德怀那伟岸的雕像前,凝视着彭老总那炽烈如炬的目光,回顾这位农家子弟成长为开国元勋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我的心抑制不住的砰砰狂跳,血管里的血液像奔涌的岩浆一样涌动起来,就在那一刻,我萌发了一个强烈的愿望——作为一位军旅电视人,一定要为我军这位赫赫有名的大英雄拍一部电视剧。然而,决心下了,接踵而来的困惑是写什么?怎么写?彭德怀的一生,既功勋卓著又命运多舛,他有过五关斩六将的高光时刻,也有走麦城受屈辱的落难凄凉,对这个人物如何准确地把握?如何塑造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有骨气、可敬可爱接地气的艺术形象?如何让这个传奇英雄穿越历史风云,给今天的年轻人带来感悟和启迪?为尽快走近彭德怀,我找来很多有关彭德怀的书籍认真阅读,但一直找不到感觉,于是,我决定走出书斋,去寻找彭德怀。

▲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剧照

第一站,我来到湖南平江,1928年,刚满三十岁的彭德怀已升任湘军团长,在白色恐怖的背景下,彭德怀毅然抛弃荣华富贵,举起了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义旗,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当我徘徊在天岳书院彭德怀当年拴马的大树下,我懂得了什么是信仰。第二站,我来到井冈山,从黄洋界的五大哨口走到小井,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无言地向我叙说,彭德怀率领的红五军是如何在重重困难和巨大压力下保卫井冈山,面对昔日的深沟壁垒,我懂得了什么是坚强。第三站,我来到太行山,抗日战争期间,彭德怀作为八路军副总指挥,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神头岭战役以及百团大战,尽管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我仍然能清晰地感受到彭德怀的威武和气魄。

最后,我来到陕北,解放战争期间,彭德怀领导的西北野战军以区区2万人牵制了胡宗南的25万大军,以弱胜强的三战三捷,凸显出彭德怀的韬略与智慧。

▲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剧照

正是由于这种深入历史和生活的寻找,我找到了创作的底蕴和激情,在长达一年半的创作中,数易其稿,字数累积达100万字。现在回想起创作这部剧的过程,那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是一个灵魂接受洗礼的过程,在创作中,我经常会出现一种神奇的感觉,那就是我与剧中人融为一体了,我的心会随着他的心脏而跳动,我的情感会随着他的喜怒哀乐而变化,写到动情处,我的眼泪会不由自主地潸然而落。

▲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剧照

2015年初,《彭德怀元帅》剧组正式组建,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开机仪式。鉴于该剧历史跨度大,拍摄时间长,战争戏多,特型演员多,转场多,加上经费不足,每一个坎都可能使其半途而废。然而,决定该剧成败最核心的还是彭德怀元帅的饰演者。当我们第一次面对董勇,董勇怔住了,他连声问,你们让我演彭德怀?我像吗?董勇虽然没有当过兵,但他的父母都参加过抗美援朝,是彭德怀的兵,当他们得知儿子有可能饰演彭德怀时,激动不已,再三嘱咐儿子,一定要把握好这个难得的机会。为树立信心,董勇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国内外出版的11本彭德怀传记,并在导演、制片人的陪同下,专门去彭德怀故居湖南湘潭乌石体验生活。

▲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剧照

开拍后,董勇从最初模仿彭德怀的言谈举止,到渐渐深入到彭德怀的内心世界,感悟其喜怒哀乐,直至最后把自己变成了彭德怀,他的表演自然、朴实、亲切,把彭德怀的高尚、纯粹、勇敢、豁达、铁骨、柔情,不露痕迹、细致入微的传达给观众。为了再现战争年代彭德怀消瘦的体形,董勇严格要求自己,常常一天只吃一顿饭,甚至为此拔了两颗牙。

这部剧前后拍了大半年,先后转场五个省市,历经烽火硝烟、寒冬酷暑,剧组杀青那天,董勇坐在海边,久久不肯离开,彭德怀的形象已经深入到他的骨髓,他舍不得从中走出来。电视剧播出后这些年,每逢彭德怀诞辰日,董勇只要有空,都要赶到彭老总的故居,为彭老总献上一束花,三杯酒,他感叹,是彭德怀改变了他的人生。

▲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剧照

如今,《彭德怀元帅》已播出近十年,而每次播出,仍能使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如果说这部剧有什么遗憾,那就是该剧感人至深的后8集,因为各种原因,未能与观众见面。著名评论家李京盛对《彭德怀元帅》曾给予这样的评价:千百年后,如果后世也沿用司马迁的手法来重编中国革命史的话,《彭德怀元帅》这部剧或可作为“列传”,载入《史记》之中。

▲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剧照

作为一名军旅剧作家,我从1993年开始从事电视剧创作,30年来,先后创作了20多部剧本,拍摄了20部电视剧,这其中有成功的,如《天路》《红十字方队》《光荣之旅》《向前向前》《彭德怀元帅》《外交风云》《鲲鹏击浪》等,也有不大成功的。总结其经验,我的体会是:与其打十口浅井,不如打一口深井。何为深井?就是在艺术长廊能够叫得响、留得住的作品。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具有锐利的眼光,选准题材;二是要有顽强的韧劲,坚持不懈;三是要有驾驭的能力,确保质量。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不要人云亦云,被社会上冒出的各种新鲜热点所诱惑。目前,我正在为即将到来的2027年建军百年创作一部现实军事题材大剧,我将以一个老兵的热血和激情,认真挖掘,努力耕耘,力争创作出一部和《彭德怀元帅》相媲美的精品,为建军100周年献礼。

校对丨谢双虹

监制丨李明毫  张晶雪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重温经典|《彭德怀元帅》编剧马继红:艺术之树何以常青》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