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豪赌”

阿根廷,“豪赌”

hyde025 2025-08-19 中式家装 3 次浏览 0个评论

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科技竞争浪潮。在拉丁美洲,包括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在内的多个国家,为抢占数字革命的先机并维护国家数字主权,纷纷推出各自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及相应的监管框架。

在这场区域竞争中,阿根廷展现出非凡的雄心。据德国 Statista 全球统计数据库早前预测,2025 年,阿根廷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 16 亿美元,并有望在 2031 年增至 64.7 亿美元。

阿根廷,“豪赌”

7 月 3 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总统米莱(右)抵达南方共同市场第 66 次首脑会议现场 新华社发(马丁 · 萨巴拉摄)

阿根廷总统哈维尔 · 米莱更是明确提出,要将阿根廷打造为 " 世界第四大人工智能中心 ",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愿景,米莱政府承诺对人工智能发展采取 " 不干涉 " 的监管态度,旨在吸引全球科技巨头前来投资。

尽管这一宏大愿景具备一定的现实支撑,但有分析人士指出,政策执行力不足、产业链薄弱等短板,或将成为阿根廷打造世界人工智能中心的关键障碍。

内外兼顾布局早

阿根廷在人工智能战略制定方面早有布局。2019 年,该国便提出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旨在通过制定符合伦理和法律原则的政策,促进人工智能发展,助力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2024 年 10 月,阿根廷公共信息获取机构(AAIP)发布《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实施指南》,重点关注基于自动决策系统技术的影响。

从制定战略层面来看,阿根廷力求在创新与监管之间取得平衡。

费尔南德斯政府时期,阿根廷就开始提前部署人工智能对国家发展的应用,专门成立了人工智能协调办公室,以协调各部委共同推进人工智能转型。米莱上任以后,政府的政策重点转向减少监管和鼓励投资。

与此同时,对接国际规范。2024 年 6 月,米莱政府推动国会通过一项重要法案。据法案中有关规定,对阿根廷投资超过 2 亿美元的项目将享受 30 年的税收、关税和外汇管制优惠。此外,阿根廷还计划制定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标准,使其与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齐,以此作为与欧美国家进行数据合作的重要前提。

发展 AI 条件得天独厚

米莱表示,阿根廷拥有成为人工智能强国的一切," 我们拥有充足的廉价电力、广阔的荒凉土地以及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我们之所以成为拉美地区人均拥有科技独角兽公司最多的国家并非毫无道理 "。

发展人工智能,尤其是支撑其高能耗的计算需求,充足且经济的电力供应是关键。目前,阿根廷约 80% 的电力来自天然气、风能和水力发电,这些能源形式具备可持续性与经济性。此外,米莱政府正大力推动兴建核电站项目,旨在为能源密集型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提供更稳定、廉价的清洁能源。

同时,在过去十年里,由于政府补贴和长期冻结电价的政策,阿根廷的电价一直保持在拉丁美洲最低水平。截至 2024 年底,阿根廷居民平均电价约为每千瓦时 0.086 美元,商业用电约为每千瓦时 0.101 美元,远低于南美洲乃至全球的平均电价,这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显著的成本优势。

对于大规模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而言,广阔的土地资源是必不可少的。阿根廷地广人稀,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区域,这为发展大规模工业与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充足的土地储备。特别是巴塔哥尼亚地区,土地成本相对较低,为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未来扩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潜力。此外,丰富的可再生风能、凉爽的气候条件与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使该地区成为高耗能、占地面积较大的数据中心的理想选址。

还有一点,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阿根廷现拥有超过 17 万名软件从业人员,其中很大一部分熟练掌握西班牙语和英语,活跃于软件外包、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研发、DevOps 和数据建模等多个关键领域。

阿根廷政府也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人才的培养。阿为此提出了旨在培养 11.1 万名信息技术(IT)人才的 "Plan 111Mil" 计划。自 2015 年以来,阿根廷每年都有超过 2 万名 STEM 专业的学生毕业,为人工智能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谷歌前 CEO 埃里克 · 施密特曾指出," 之所以将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的首都)作为谷歌的办事处之一,正是因为这里拥有非常优秀的大学,以及拥有大量优秀的年轻人 "。这也印证了阿根廷在人工智能人才储备方面潜力巨大。

挑战同样不容忽视

尽管阿根廷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寄予厚望,且该国具备多种发展优势,但和全球其他很多地区一样,其发展 AI 仍要突破层层阻碍。

其一,阿根廷目前的政治局势呈现出一种矛盾状态:总统米莱拥有高支持率,却也面临着政治上的孤立。

一方面,他推行的财政紧缩政策已初见成效,阿根廷的整体经济形势趋于可控,年通货膨胀率从 2023 年的 211.4% 显著下降至 2025 年年中的 43.5%,这使得米莱的民众支持率长期维持在 50% 左右,这增加了他连任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米莱在财政上的成功是以牺牲各省利益为代价的,他削减了原本应分配给地方的资金。这种做法引发各省省长的强烈不满,尤其是在参议院,甚至连他此前的盟友也加入了反对阵营。政府内部的这种不稳定,使得阿根廷的营商环境缺乏连续性和可预测性。由于人工智能产业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长期承诺,这种不确定性极大地削弱了投资者的意愿。

其二,阿根廷的数字鸿沟显著,人才供需失衡。尽管阿根廷全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 88.4%,但仍有超过 40% 的农村地区未接入互联网,其他偏远地区的网络质量和速度也常常不稳定。数字基础设施方面的发展不均衡性,既限制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和推广,也减少了偏远地区居民接触和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的机会,加剧了数字鸿沟。

与此同时,虽然阿根廷每年培养大批 STEM 人才,但具备人工智能核心研发能力、机器学习的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等高端专业人才的数量,仍难以满足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对科技企业而言,这种结构性的人才短缺直接阻碍了生产力与创新的进步,导致企业难以扩大规模并有效应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

人才流失问题也不容忽视。米莱政府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基调,主张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削减财政开支。这种政策导向导致人工智能产业的国家投入不足,相关科技的研发经费减少,研究人员的薪酬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却持续旺盛,进一步加剧了阿根廷的人工智能人才流失。

据伊比利亚 - 美洲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中心(CIICTI)2024 年 11 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自 2023 年 12 月米莱上任以来,该国主要的科学机构——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CONICET)已流失约 1000 名员工,占员工总数的 9%。

其三,阿根廷在人工智能监管方面采取的宽松立场,可能带来难以预估的法律和信任风险。

目前,欧美主要国家以及智利、巴西、哥伦比亚等诸多拉美国家已制定相应的人工智能规范法案,旨在从法律层面限制人工智能使用范围并倡导 " 科技向善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阿根廷目前尚未出台全面的人工智能监管法案。部分从业者认为,这种宽松环境为在欧美大陆监管政策日趋收紧背景下的科技公司提供了 " 避风港 "。

但实际上," 轻监管 " 虽然短期内可能促进发展,长期来看却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信任损失。比如,阿根廷成立了专门的人工智能安全应用部门(UIAAS),旨在部署预测犯罪系统。该系统通过综合使用机器学习历史数据,进行人脸识别、分析社交媒体监控与实时监控摄像头数据,以预测 " 未来犯罪 " 行为。但此举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与言论自由。

与此同时,缺乏监管框架还将导致监管真空。虽然阿根廷早在 2023 年就出台了 " 可靠人工智能指南 " 政策,但属于非强制性指南。真正的人工智能立法仍在国会审议阶段,尚未统一成文。这将导致人工智能发展缺乏法律规范,随之而来的是各类问题频发。(杨建民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李俊霖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阿根廷,“豪赌”》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